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从图A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
读“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图,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 ,转变为2010年的 ,
试解释发生此变化的理由:
。 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 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
图14是某企业的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后完成以下各题:
(1)该企业位于我国的_______(北或南)方,说明判断理由。
(2)该生产模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13是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
(1)该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简答该地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
(2)电子工业在该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分析该现象对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该地区水运发达,为什么还要大力建设高速公路?
图12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地图,读后回答:
(1)判断M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2)该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到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影响。
(1)图11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图10是不同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空间分布图,分析回答:
(1)图示的地理过程是_______,该过程在图中已显示和没显示的特征分别有哪些?
(2)概括该地区利于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3)目前,该地区以上海为代表,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简答该现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