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
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
|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
英国首相布朗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表示,旧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已经结束,新的经济合作体系则从现在开始。下列对旧的国际金融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来
③ 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④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
|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
|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有关 |
| D.1973年美国对日本、西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 |
《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
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 A.怀疑、全盘吸纳 | B.排斥、依靠自我 | C.独立、全面否定 | D.顺应、理性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