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0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小明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03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NaHC03+HCl==NaCl+H20+C02↑,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物质
   样品
 消耗稀盐酸质量
 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
    9
    75.4
   80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2)样品中的NaHC03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配制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转移.量取水时如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0%,最后将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填字母)
A.40g B.10% C.NaOH溶液
(3)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4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部分理化性质见下表:

熔点
沸点
热 稳 定 性
与 碱 反 应
101℃~102℃
150℃~160℃
升华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图1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 、CO2的装置。

①装置 A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写一条即可)。
(4)称取17.5g草酸晶体样品配制50.00g溶液,加适量的稀硫酸,然后滴加KMnO4溶液(含KMnO47.9克) 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请计算样品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C2O4)=90,Mr(H2C2O4•2H2O)=126,Mr(KMnO4)="158" ]

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华雪同学为研究CuSO4·xH2O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CuSO4·xH2O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资料:CuSO4·x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8x)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CuSO4+ xH2O↑)

(1)计算该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
(2)硫酸铜晶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准确到0.1%)
(3)升温到t2℃,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则黑色固体是

硝酸铵(NH4NO3)是常用的一种氮肥,对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等有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H4NO3中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
(3)与80g硝酸铵具有相同肥效的尿素【CO(NH22】的质量为

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
(1)X的化学式为
(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现有32g Cu,需要多少g稀HNO3才能与它完全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