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部分理化性质见下表:
熔 点 |
沸 点 |
热 稳 定 性 |
与 碱 反 应 |
101℃~102℃ |
150℃~160℃ 升华 |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
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
(1)图1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 。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 、CO2的装置。
①装置 A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 _____。
②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写一条即可)。
(4)称取17.5g草酸晶体样品配制50.00g溶液,加适量的稀硫酸,然后滴加KMnO4溶液(含KMnO47.9克) 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请计算样品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C2O4)=90,Mr(H2C2O4•2H2O)=126,Mr(KMnO4)="158" ]
在烧杯中的盛有10g HCl和B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① NH3 + CO2 + H2O NH4HCO3
NH4HCO3 + NaCl NH4Cl + 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 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 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 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鱼的生长与水中溶氧量密切相关,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3m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 2+O2↑,将14.4 g的过氧化钙加入装有1000L水的鱼缸中。
(1)计算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2)通过计算判断:
①氧气完全溶于水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
②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7g,鱼缸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是否饱和?
(1)要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240 g,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______(15)______
(2)用配制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136g,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_____(16)_____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钡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9.6 |
9.8 |
9.9 |
10.0 |
10.1 |
溶液的pH |
12.4 |
12.1 |
11.8 |
7.0 |
2.2 |
试回答: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29)_____________ ;
(2)计算所测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过程)______(30)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