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烧杯中的盛有10g HCl和B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

(1) 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2)反应结束后,甲同学熄灭了喷灯的火焰后,马上停止通入N2,他这样操作引起的后果

(3)如果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b装置中氢氧
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选填“偏大”、“偏小”
或“准确”)。
Ⅱ.乙同学取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粉10g,加入足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共用去稀盐酸154.5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试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医用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某碳酸钙样品(其中含少量Al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二水合氯化钙在温度超过160°C时分解为氯化钙和水)

已知: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物沉淀及溶解时的pH为: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10.8

(1)在实验室进行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除杂操作是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使Al3+、Fe3+全部转化为沉淀,此时应该控制溶液的的pH(X)范围是;滤渣A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3)酸化时加盐酸的主要目的为了
(4)蒸发结晶时,必须控制温度低于160℃的原因是
(5)若所用碳酸钙样品12.5Kg,最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氯化钙11.1K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大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3分)

(10分)某兴趣小组分别向80.00 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直到固体完全析出且没有任何变化后,再研细、烘干、称量;重复将固体烘干、称量,直至称得的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验测得,向80.00 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80.00 mL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其它测得的部分数据则如下表所示:

(1)加热蒸发所得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2)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0.00 mL时,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仍为11.70 g,其原因是:
(3)列式求出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40.00 mL盐酸时,最后所得固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氢氧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65g纯碱样品平均分为5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1
2
3
4
5
样品质量/g
13
13
13
13
13
加入盐酸质量/g
15
30
80
130
15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28
43
90.8
138.6
158.6

(1)13g样品完全反应时放出的气体的质量是g。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13g样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若向13g样品中持续不断的加入稀盐酸,请你画出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中作图)

某硝酸铵样品中,可能混入了尿素或硫酸铵,经分析得知该样品中含氮元素36%,试判断该硝酸铵样品中混入的是哪种杂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