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
(1)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
(2)甲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名称为    ;E中玻璃棒的作
用是     
(3)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时,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           (答“偏低”、“偏高”、或“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填写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氧________;硫________;钾________;
磷________;Na________;Ca________;
Al________;Cu________;Hg________;
Mg________;Zn________;Mn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上图甲中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乙中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火柴梗燃烧将尽时,再将铁丝插入集气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铁丝没有燃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