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中,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籍 |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
2014年6月4日《北京商报》报道,嘉德2014年春拍邮品钱币拍卖会近日落槌,“明通行宝钞中书省贰佰文”以276万元成交,创中国古代纸钞拍卖记录。这件藏品备受收藏界青睐,是因为它()
A.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 B.从整体上体现了明朝历史 |
C.见证了明朝商品经济状况 | D.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
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材料表明()
A.小说的兴盛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 B.小说在北方社会更为流行 |
C.文艺作品良莠不齐危及封建统治 | D.宋词元曲在南方逐渐消失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较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