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和欧洲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中国
整个欧洲
1750年
32.8%
29.8%
1830年
23.2%
34.2%

①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其制造业的发展
②双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不同导致了比例变化
③中国局限于手工生产是其制造业落后的原因
④说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小于欧洲主要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 D.不纳租税

北宋东京“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