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央视《环球视线》2011年1月18日播出《中国形象闪耀“世界的十字路口”》,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分)
(2) 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模式”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方面有哪些表现? “中国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3) 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所学从经济和外交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4分)
(4) 综上所述,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国时期尽管有许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商业仍较前代发达。试指出这些不利因素,同时分析此时商业较前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和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家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
回答:
评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分别说明中共“二大”对于“一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分析其原因。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写到:“尼克松及其顾问不认为把共产党视为敌友兼具的对象去对待有任何矛盾之处。”试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处理与中、苏、越等国之间关系的实例,说明美国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分析美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之。

概述汉、唐时期手工业分布的不同特征及其原因。从汉到唐的这种变化,体现出一种怎样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同民主党长期并存,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方针。……各党派互相监督的事实,也早已存在,就是各党派互相提意见,作批评。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二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要尊重民主党派的组织独立性,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
——摘自1979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批转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
材料三我们党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必须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摘自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
回答:
分析材料一、材料三的不同之处及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简述三段材料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