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这次“革命”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  )

A.坚定的政治信仰 B.愚蠢的牺牲精神
C.顽强的民族精神 D.愚昧的果敢顽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