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横线中。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______。氯气在1.0l×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____,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______。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_______,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氯化氢的气体。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___。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哪些物质。
(1)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_____。
(2)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了____________。
(3)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表面有一层白膜__________。
(4)昆虫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生存一段时间____________。
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横线中。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______。氯气在1.0l×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____,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______。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_______,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氯化氢的气体。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___。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2)在用上面两套装置制取气体前我们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试管中蓬松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现象的发生。
(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______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