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
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
|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
某班黑板报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首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从工业
领域整顿全国经济。农场主经营良好可以使用‘蓝鹰’标记。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中与历史不符的有()
| A.0处 | B.1处 | C.2处 | D.3处 |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或工业上 |
| B.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 |
| C.缺乏正确的理论、周密的计划和必要的实践 |
| D.没有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工业化政 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我们应该挑选的答案是
| A.上海 | B.厦门 | C.广州 | D.福州 |
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C.发展乡镇企业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