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PM2.5将成为空气监测新标准
①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②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③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④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透露,世卫组织的标准与美国标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我想这也是环保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原因。”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小时发布一次PM2.5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北京的PM2.5浓度为52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健康提示为“Beyond Index(指数以外)”,由于在美国使馆公布的AQI中,最高数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网友惊呼“再次爆表”。
⑤专家表示,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另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获国务院通过。同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吴兑指出,现公布PM2.5的阻力来自地方,地方制造压力阻止PM2.5公布,是当下政绩考核观、GDP独大的直接表现。 本文扣住PM2.5, 着重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3 分 )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选文第②段加点字“主要”有什么作用?(2分)
你觉得应该怎么降低空气污染对我们的伤害?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题目。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1)(2)(3)(4)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 因何“感到一种不安”。
选段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4分)
选段的记叙顺序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鼾声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的体现了什么?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你怎么理解?
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下列两题,A、 B、C层学生选做一题即可。
1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阅读了本文,你是否也有一些话想跟你挚爱的父母说,请写出来.
阅读《苏珊•安东尼》选段,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就在1872年那个重要的日子,她和她忠实的追随者们第一次投下了她们选举总统的一票。尽管投票站的男人们在那一刻受到了触动,但他们的思想并未因此而开放。几天后,苏珊即遭逮捕,被带到法官面前,她被指控非法进入投票站。
“你如何辩解?”法官问道。
“有罪?”?苏珊喊道,“难道努力推翻你们男人加在我们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有罪?难道让你们明白我们女人对这个国家来说同男人们一样重要,也有罪?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当法官还未从这一阵突然袭击中缓过劲来,她又接着说:“但是,尊敬的法官大人,难道违背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是无罪的?宪法中说,任何人不得被剥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平等权利!”她大声疾呼,“难道,只让你们男人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利,拥有选举你们自己代表的权利,拥有只让儿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难道这能说我们女人也拥有平等的权利?你们,你们目光短浅的男人,已经成为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奴隶主!”
法官被镇住了,这些观点在他面前从未被如此有力地表达出来过。“但毕竟法律还是法律!”法官说话时毫无底气,“我不得不罚你一百美元。”他说道。“我不会给的!”苏珊•安东尼说道,“记下你的话,法律会改变的!”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要不要追上去,把她抓回来?”书记官问法官。
“不用了,让她去吧,”老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苏珊依然遍游美国各地继续宣传自己的改革主张,在每一个落脚之地,在每一份宣传册中,呼吁提高妇女地位。苏珊·安东尼的罪名是什么?
面对苏珊·安东尼的责问,法官的表现怎样?
苏珊·安东尼是从哪几个方面为自己辩护的?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苏珊·安东尼的辩护为什么会能镇住法官?
为什么老法官说“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⑴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⑶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⑷“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⑸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⑻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⑼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的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⑽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⑾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中有一个短语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企盼和渴慕,这个短语是;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生动的表达了“我”的反应,这个句子是
第⑹段划横线句的表达方式是,它表明了作者 的感情。
四本小小的书之所以成为“我”“最心爱的宝书”是因为
第⑼段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①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首先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碳捕捉。琼·吉宾斯博士说:“碳捕捉首先是通过金属片‘清洗’发电厂排放出的尾气,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着是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一个加热塔的蒸汽加热,得到更纯的二氧化碳;最后是将气体通过压缩塔,得到方便运输的压缩二氧化碳。通常,捕捉一吨碳的成本约60美元。但在中国,我预计成本可能降至40美元/ 吨。”中国华能集团的蒋敏华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每年捕捉10万吨二氧化碳,然而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程。
③碳捕捉后,将捕捉下来的碳,用一定的方法埋入地底或海洋,封存起来,进行碳封存。据了解,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④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所以,封存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是要有大片的空地,这样才可能把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另外,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探,不能封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万一发生大地震,二氧化碳泄露出来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⑤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调查,全球油田中大概可供93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藏,这相当于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 至40%。
⑥除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获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成功实现“碳捕捉与封存”试点项目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证实,在油田里灌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得石油的采收率提高40-45%。
⑦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仅仅是一种储存以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技术手段,它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现在人们要做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烧,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10%至20%。目前来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增加燃烧效率,还可用混合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文意解释,什么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碳捕捉技术的流程,以及这一技术简单可行,价廉物美。
②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二氧化碳之多,为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从文中看,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哪些好处与不足?
在目前状况下,你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怎样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