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 前方,形成 。
2013年10月7日凌晨,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图甲为“台风菲特移动路线图”,图乙为“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从图中信息分析,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表示大风的是。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等地质灾害。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C处气温比D处,C处气压比A处。
(2)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圈的冬季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代表海洋的是,季风②的性质是(暖湿或冷干)。
(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②表示的风带是,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特点是。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新网秦皇岛2009年10月15日报道,来自秦皇岛港宣传部消息,有着煤炭价格走势“晴雨表”之称的秦皇岛港,十一以来库存一直在400万吨左右徘徊,继续维持低位运行状态。
【材料二】煤炭外运铁路线图
(1)山西省煤炭向外输送的三大通道分别是D线,E线,F线,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地区
(2)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方式向外运输,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有何好处?
形式:
好处:
(3)对该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
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
土壤类型 |
耕地类型 |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
甲 |
旱地 |
||
乙 |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
优势:劣势:
读下面图回答问题(7分):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____锋,乙为__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___地。
日期 |
气温℃ |
气压 (百帕) |
天气现象 |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
1月1日 |
20 |
28 |
12 |
1002.5 |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
1月3日 |
9 |
17 |
2 |
1005 |
中雪,6-8级偏北风 |
1月5日 |
7 |
13 |
0 |
1008 |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
(4)上表中反映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