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回答2-4题这种划分是按 (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 B.自然指标划分的 |
C.综合指标划分的 | D.地理位置划分的 |
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阶段性 |
下列区域中,属
于禁止开发区的是 ( )
A.黄淮海平原 |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C.长江三角洲 | D.云贵高原 |
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读图分析回答题。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水土流失 | B.盐碱化、水土流失 |
C.沙漠化、盐碱化 | 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
欲对此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最佳的材料或技术手段为()
A.GPS、GIS |
B.地形图、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
C.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
D.卫星遥感图像、GIS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②⑥ | D.③④⑤ |
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题。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
A.圣保罗 | B.华盛顿 |
C.开普敦 | D.莫斯科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
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题。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 B.②处风平浪静 |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 D.④地森林密布 |
读下表,回答题。
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
温室 |
浓度(mg/m3) |
年增长 率(%) |
生存期 (年) |
温室效 应强度 (C02=1) |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
|
气体 |
1750年 |
1990年 |
||||
C02 |
280 |
353 |
0.5 |
50~200 |
1 |
55 |
氟氯烃 |
0 |
0.00085 |
2.2 |
50~102 |
3400~l50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12~17 |
ll |
15 |
N20 |
0.00089 |
0.0003l |
0.25 |
120 |
270 |
6 |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
B.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
D.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
有利于我国减少CO2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