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全国性的胜利”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的胜利 |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 B.《四洲志》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专著故自负,(顾) 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对梁启超描述的这本书理解错误的是
| A.此书是指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 B.其议论的核心在于限制君权 |
| C.其观点与西方启蒙思想有些相似 | D.其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依据下图情景,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杂剧俑京剧脸谱京剧花旦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 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
|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
“宋朝之所以重要,也在于它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宋代出现的理论和技术发明
| A.反映出中央政府对科学理论研究的关注 | 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重分析轻综合的特征 |
| C.对后来欧洲社会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 | D.体现出古代科技的重理论轻实用的特征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 A.发明本心 | B.格物致知 |
| C.知行合一 | D.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