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同比增长32.4%。2007年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材料二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0分 )
东方网总编徐世平提出读历史的方法之一是“扒着门缝”读。他说,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从门缝里看人。门缝里的人,往往聚焦,而同旁的什么事物,没有太复杂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整体离不开部分;同时,部分也离不开整体,如果离开了整体,部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性质和功能。
请运用整体性的观点,对徐总编读历史的方法进行评析。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储备占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表1我国主要资源储备情况表
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
|||
石油 |
天然气 |
水 |
耕地 |
8.3% |
4.1% |
25% |
40% |
注: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表2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例 |
||||
石油 |
原煤 |
铁矿石 |
钢材 |
水泥 |
7.4% |
31% |
30%![]() |
27% |
40% |
注:我国创造的GDP仅为世界的4 % ,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 ,日本的11.5%。
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l)材料一的表 1 、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的内在关系。
(3)我国企业为实现上述目标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宗教界人士占11%多,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到2015年,西藏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西藏共有1700多处各类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学经班60余座,学经僧人约6000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僧俗信教群众每年都组织和参加萨噶达瓦节、雪顿节等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传统活动。
运用“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指出,世贸组织的成员地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稳定器和加速仪。
材料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从职能范围看,世界贸易组织属于何种国际组织?(2分)
(2)结合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价值。(10分)
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而目前,在拉美赞同新自由主义学说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已屈指可数,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看到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6分)
(2)为什么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各种场合受到批判?这对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