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是什么?请你提几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藏文化是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西藏与汉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请婚皇室宗亲文成公主,使得汉文化大量入藏,藏汉文化得以充分融合,虽然至今仍保持各自明显特点,但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1959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西藏建立,使西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迈入了崭新的时代。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并将藏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央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不断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西藏人民摆脱了延续上千年的贫困,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2010年,中央政府按照省市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核定了17个援藏省市的援助资金量,并建立了稳定增长机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建立并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藏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和荣耀。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交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联系观的知识,说明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如何不断增强新型民族关系。
(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为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提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我国,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 -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依法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样,环保执法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一一再继续排污”的怪圈。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法”,在有些领域甚至还存在法律空白。发展环保产业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材料二: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1995年至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11年,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
见,并分赴各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人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海口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处理“四个全面”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海口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材料一:网店是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全过程的网络平台。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欺骗顾客、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用户“点赞”的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下图表信息:
表1:中国网购人数(亿人)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网购人数 |
1.4 |
1.7 |
2 |
2.5 |
3.1 |
3.6 |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结合材料一,分析网店发展的经济影响。
(2)你在解答第(1)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多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上祭英烈》纪念网页,播放抗战影视片。某校学生浏览网页学习烈士的抗战事迹,就“互联网与思想道德建设”“纪念活动的意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如下两大观点:
★观点一:互联网延伸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界限,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要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平台。
★观点二:70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使全球6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国际社会应抓住纪念的契机,携手让持久和平的信念深入人心。各国要有担当,以史为鉴,开辟未来,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观点一。
(4)结合观点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提出三点建议。
201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应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点睛之笔
有代表认为,城市和乡镇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预留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将文化与生产、生态、旅游结合起来,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发挥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话题二: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
网友“点赞”,我省在全国首建好人馆,这个做法非常好!践行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安徽好人,很多都是普通人,其行为传播的正能量,绽放的道德光芒,看得见、模得着,能够让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传播开来。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恒常恒久恒新。
(2)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我省首建好人馆的理由;并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就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