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从某动物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其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结果如图甲所示,乙图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
B.B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
C.B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
B.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
C.用32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
D.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用35P标记了水稻体细胞(含2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4和24、后期48和24 | B.中期24和12、后期48和24 |
C.中期24和24、后期48和12 | D.中期24和12、后期48和12 |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不同器官中处于不同时期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具有四个染色体组 | B.甲和乙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
C.丙细胞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 D.卵巢中同时存在以上四种细胞 |
下列不符合右图所示含义的是()
A.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当酵母菌放出的CO2与吸入的O2之比为2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 |
B.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数目之比 |
C.将用15N标记的DNA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连续复制3次后经密度梯度离心后,窄带和宽带之比 |
D.两只黑色豚鼠(为杂合体)相交,产生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之比 |
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
B.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
C.该种抗枯萎病基因之所以能在金花茶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两者的DNA结构相同![]() |
D.为了保证金花茶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