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 |
| B.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
| C.蒸馏操作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上口进,下口出 |
| D.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E.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
F.分液操作所示,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
(2)化学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请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8.4g氯化钠,若将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颠倒了,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8.4g。
②用容量瓶配制500mL0.1mol·L-1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0.1mol·L-1。
③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锥形瓶中待测液的浓度 实际浓度。
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
| B.SO2中混有NH3,将其通过足量浓硫酸 |
| C.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将其通过碱石灰 |
| D.Al(OH)3中混有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
简答下面有关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的问题。
(1)盛放待测盐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下列错误操作: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酸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
③滴定前,读碱液体积时视线低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滴定后读出碱液体积时,视线高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
④锥形瓶用待测酸液润洗两次。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答: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高?答: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所得盐酸浓度的测定值比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出的稍大还是稍小?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 |
| B.用蒸馏水洗净, |
| 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 |
| 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
(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定量标准酸液,
(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得洁净锥形瓶中,
(G)加入适量蒸馏水,
(H)加入酚酞试液2滴,
(I)滴定时,边滴加摇荡,
(J)边注视滴定管液面的变化,
(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停止滴定。
(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你知道各项错误的原因吗?)
取2g干燥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匀,分为四堆。往各堆上分别加0.5g水,1g明矾,1g胆矾,1g无水硫酸铜。加水那堆首先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其次发生反应的是加明矾的那一堆,再次是加胆矾的发生反应,而加无水硫酸铜的那一堆最难发生反应。
(1)铝和碘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和碘反应还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堆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说明: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条件都是加热):
①2KNO3=2KNO2+O2↑
②2Cu(NO3)2=2CuO+4NO2↑+O2↑
③2AgNO3=2Ag+2NO2↑+O2↑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回答:
(1)该固体是否可能只由一种盐组成?若可能,指出是哪种盐,若不可能,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即物质的量之比),若没有这种组成,也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