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3)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4)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诗的第1节用了四个比喻,这四个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的语言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3节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用了不同的动词。前句用了“贯”和“串”,后句用了“照”,试分析这两组动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4节中“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一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第2节中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理想,理想具有时代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材料一

情景交炼

◆张德瀛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仲“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其大旨不出此。

材料二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材料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倚( ) 固( ) 勒( ) 寐( )

(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词 虽 不 出 情 景 二 字 然 二 字 亦 分 主 客 情 为 主 景 是 客 说 景 即 是 说 情。

(3)请翻译“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

(4)请根据“材料一”的提示,为下列词句归类。

A.

景语

B.

情语

C.

景寄于情

D.

情系于景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 )

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5)请抓住“材料二”上阕中的几个关键词简析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烈度。

(6)“材料三”中所说的“四面边声”在“材料二”中具体指什么?

(7)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2)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

古诗词鉴赏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

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

D.

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

(2)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有学生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为毕业赠诗送给同学,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