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年二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力(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赛二国之睚眦,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 (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
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 |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 B.联邦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
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