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
B.李四:说得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 家不许卖 |
D.王六:谁说余粮不准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
历史照片与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以下宣传画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的是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A.图一、图二 | B.图二、图四 |
C.图一、图三 | D.图二、图三、图四 |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右图中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看绍剧《阔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
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
C.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上山下乡光荣》可以
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双百方针”的贯彻 |
B.“三下乡”活动 |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