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分别是NaOH、AlCl3、BaCl2、Fe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乙溶液滴入丁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乙溶液滴入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甲物质是 ( )
| A.BaCl2 | B.NaOH | C.AlCl3 | D.FeCl2 |
有关①100ml 0.1 mol/L
、②100ml 0.1 mol/L
两溶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个数:②>① |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
C.①溶液中:![]() |
D.②溶液中:![]()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
液的正确判断是
| A.在pH = 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 |
B.在pH= 0的溶液中, 、 、 、 可以大量共存 |
C.由0.1 mol· 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 |
D.由0.1 mol· 一元酸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 |
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A-)>c(H+)>c(OH-) | B.c(Na+) >c(OH-)>c(A-)>c(H+) |
| C.c(Na+)+ c(OH-)= c(A-)+ c(H+) | D. c(Na+)+ c(H+) = c(A-)+ c(OH-) |
某温度下,
、
固体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A.![]() |
B.加适量 固体可使溶液由 点变到 点 |
C.![]()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 与 乘积相等 |
D. 、 分别在 、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