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下列有关“蚕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蚕丝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B.蚕丝的形成过程一定有水产生
C.蚕丝服装可以用热水浸泡
D.蚕丝中一定含有化学元素C、H、O、N、P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 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 .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 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
D. 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
下图为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现在放入含有31P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的体系中进行复制。复制开始均要合成一段RNA引物。下图是合成过程。对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②处 |
B.RNA聚合酶作用于③处 |
C.DNA复制3次,则DNA分子平均分子量减少25 |
D.此图结构具有五种碱基和五种核苷酸 |
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
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Ⅱ3和Ⅱ![]() |
D.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不同 |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
B.黄色圆粒豌豆(![]() |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