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C.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D.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B.造纸术与火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根源在于

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亭林文集》指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在此,顾炎武明确提出了

A.治学的目的是要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
B.为学著述的重要意义在于事必躬亲之
C.“亡国”与“亡天下”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D.人格不立,便讲一切学问都成废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