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五: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2)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主要思想主张。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反对的是什么,即思想家们的矛头对准什么?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近代美国为例加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利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梭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平民和工商业者利益的改革措施?这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对待旧贵族态度如何?结果如何?(4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6分)

海洋既是古代文明交流的障碍,又是近现代文明交融的媒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
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1)根据材料,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学者认为,荷兰在17世纪确立海上霸权的经验是:“贸易产生财富;如果政府能够掌握财富,财富就能转化为舰队和军队;如果装备精良、号令严明,舰队和军队就能增强国力。”
(2)结合所学,分析有利于荷兰确立海上霸权的因素。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均开始筹划海防。李鸿章认为:“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认为,兴办海军“用以压制强敌,扩大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之影响,耀皇威于四海,这才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国务”,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将以“歼灭敌舰队,控制敌海面”为首要作战任务。
(3)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关于海防的观点。结合所学,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筹划海防的背景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国人的民族思想。我国民族思想存在两种发展情况:一是清帝国部分有识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强运动;一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二 1903年梁启超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摘编自李喜所《“中华民族”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材料三五四运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请回答:(1)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践,评析太平天国的民族主义运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相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的民族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表现出的新发展。并说明原因。
(3)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抗日战争使我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