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问题是2011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1)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
        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极大危害。为了减少此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有                              、                         (填两点)。
(3)泄漏的天然气遇火可能爆炸,因此家庭应该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将报警器安在灶台的上方还是下方?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为了检验天然气的纯度,当你收集一试管气体后,接下来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划火柴点火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请问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炒菜前发现锅内的油着火,如果不用盖子去盖并且在不倒掉油的前提下,要想将火熄灭,你的做法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填名称)。
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④E图所示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其中热水作用
(2)若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配制11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mL。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均倒入烧杯中。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俯视,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用量筒量取水。
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混合均匀。
④装瓶并贴上标签。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工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上述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80g,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 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的俗称是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④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1)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2)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反应
体现了下图中(选填①②③④)性质关系。

(4)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下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选填A、B、C)点处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③丙中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发生,可加入的试剂有
A.无色酚酞溶液 B.硝酸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锌粒
(5)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某造纸厂废水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