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姜雪峰编制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惰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___________。
(2)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他们发现:冰和水升温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不同。
加热时间/min |
O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物体温度/℃ |
-6 |
-4 |
-2 |
O |
O |
O |
O |
1 |
2 |
3 |
(3)小军同学提出: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像,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像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像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像,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表示数/V |
1.0 |
1.5 |
2.0 |
2.5 |
3.0 |
电流表示数/A |
0.12 |
0.19 |
0.25 |
0.28 |
0.38 |
(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Ω 2A”和“5Ω 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计算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