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冬冬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丁丁的实验数据:
I1/A |
I2/A |
I/A |
0.2 |
0.3 |
0.5 |
冬冬的实验数据:
电流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I1/A |
0.18 |
0.22 |
0.24 |
0.28 |
I2/A |
0.18 |
0.22 |
0.24 |
0.28 |
I/A |
0.36 |
0.44 |
0.48 |
0.56 |
(1)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________各支路电流之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冬冬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你认为冬冬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丁丁、冬冬同学的实验应如何改进?
丁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
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 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3。
图所示体温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金、小丽在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为3V恒定不变,他们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小金实验时使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比较暗,移动滑动变阻器金属滑片,小灯泡的亮度不变。如果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的 (用字母表示)两接线柱连入到电路引起的。
②正确连接后,小金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并回答: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伏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安 |
0.08 |
0.10 |
0.14 |
0.18 |
0.20 |
0.22 |
小灯泡的发光亮度 |
不发光 |
很暗 |
较暗 |
较亮 |
正常发光 |
很亮 |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依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欧。
(2)小丽使用的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0伏。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烧断了,她立即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其示数分别为:、 。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