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②简述改进方法: 。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由图甲可知,该组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高度已经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中,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7cm,并调节光屏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材的成像远离与其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4)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患了近视的小玉同学测出自己眼镜片的焦距为0.5m,那么她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 度。
图甲为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一个半径为2cm的球由于磁铁的吸引静止在盛水的玻璃管底,水深1m。移除磁铁后,球在玻璃管中上升,图乙为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v0=0.05m/s,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2)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的平均速度;
(3)已知球上升时受到水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关系为f=kv,球的体积用V,水的密度用ρ0表示,请推导球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为了测量标有“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峰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10Ω 1A”、“20Ω 1A”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 Ω 1A”的。
(2)图乙为小峰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经仔细检查,发现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将其拆掉后,电路恢复正常,请在多连接的导线上画“×”。
(3)移动滑片,将电压表示数调到 V,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通过,据此分析,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 (选填“大”或“小”)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细线体积、重力及滑轮摩擦不计。实验步骤如下:
A.用测力计测出长方体空心塑料块的重力为0.5N。
B.在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中装适量的水。
C.用一根细线穿过滑轮将塑料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
D.往容器中注水,待水面平静时记录塑料块底部所处的深度及测力计的示数。
E.多次重复步骤D的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
塑料块底部所处深度(cm)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测力计示数(N) |
0 |
0.25 |
0.5 |
0.5 |
0.5 |
0.5 |
0.5 |
|
浮力(N) |
0.5 |
0.75 |
1 |
1 |
1 |
1 |
1 |
(1)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
(2)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出浮力,以下测量方法与之不同的是 。
a.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b.用测力计测量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请按要求填空。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取出最小砝码,并 ,使天平横梁 。
(2)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 。
(3)要估测人上楼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人的体重、上楼的时间以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