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下列有关“陶片放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
| B.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 |
| C.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 |
| D.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决也就非常准确 |
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 |
|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
| C.美国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 |
| 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丽华公司纽扣柜台高悬‘每人限购一只’的字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天天拥满挤兑黄金的人群。……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前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 A.①④ | B.②③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的“裱糊”活动为()
| 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 B.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
| C.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 D.创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 B.3个 | C.2.5个 | D.0.5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