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
|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
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与“道”职能相当的是
| A.秦朝的郡 | B.西汉的州 | C.宋朝的谏院 | D.元朝的中书省 |
秦朝丞相李斯在峄山的纪功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攻战日作。流血於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秦朝实行
| A.三公九卿制 | B.郡县制 | C.什伍连坐制 | D.焚书坑儒 |
《管子》中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民不惮劳苦”。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动力源于
| A.土地私有制形成 | B.铁犁牛耕的使用 |
| C.分封制瓦解 | D.中央集权制建立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
| A.分封制崩溃 | B.宗法制强化 |
| C.君主专制制度崩溃 | D.中央集权制形成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