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 B.孟子“性善论” |
C.老子“无为”思想 |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
如图,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 |
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 |
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
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
如图,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 |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
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 |
B.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
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
D.建立苏维埃政府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 | B.欧洲三大工运失败 |
C.俄国七月事件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