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图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
|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
|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201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
|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
|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
|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
| B.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 |
| C.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
| 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细胞核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
| B.淀粉、半乳糖、糖原 |
|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
|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A.9∶3∶3∶1 | B.1∶1∶1∶1 |
| C.4∶2∶2∶1 | D.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