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
如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 |
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
某生物小组探究果实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乙烯能调节细胞的呼吸速率,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
B.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断增大 |
C.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提前 |
D.乙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
C.抗原刺激,导致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
D.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mL质量分数为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2mL质量分数为3%蔗糖溶液 |
﹣ |
﹣ |
﹣ |
+ |
+ |
+ |
1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2mL斐林试剂 |
+ |
+ |
+ |
+ |
+ |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6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暗反应中不需要ATP参与反应 |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合成有机物 |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
D.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能为病毒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