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中法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维新变法 | D.日俄战争 |
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时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
北部,竞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
是()
A.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
B.邓小平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C.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到达的陕甘根据地 |
D.抗战初期建立的晋察冀根据地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 |
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
D.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 |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
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
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着斗争,其根本原因是:
( )
A.两个政党的抗战路线不同 |
B.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C.两党对日军侵略的认识不同 |
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是被迫的 |
国民政府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的溃败 |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集团分裂 |
C.英美注意力集中于欧洲 |
D.日本实行“诱降”为主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