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手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Ⅰ卷
材料二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元。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现,始于民国4年,至于6、7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000余吨,价值lOOO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具备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成某一业而言,成指某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国货与实业》1941年1月1日,创刊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张謇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三归纳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曾说:“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这四万万皇帝,一幼稚,二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近世以,国家与人民关系愈密,则政事愈繁,非如古之循吏可以宽简为治,一切政事皆与人民有直接之利害,不可不使人民自为谋之。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不但使人民永处于被动之地位,民治未由养成,中央即有为人民谋幸福之诚意,亦未由实现也。——陈炯明《建设方略》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观点,并简要评析。
(2)概括材料二陈炯明关于民主的观点, 并简要评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注:崇宁年间1102-1106,为徽宗早期年号,宣和1119-1127徽宗后期年号),而祸乱极矣。”
——朱熹
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底于神宗之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朱熹和赵翼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的异同点。
(2)你认为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30%。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184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惠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同年,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18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ndrew Patton Happer)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
材料二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三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 (4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分)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
(4)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
材料三 侵略与学习
甲午战争之前相对来讲两国之间算是比较平等的。但是甲午以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够轻易忘掉不过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1)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一中(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0分)
(3)根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角度谈谈你的理解。(10分)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才能结出政治文明的硕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律文献

国家
时间
机构
法律文献
英国
1689年
议会
《权利法案》
美国
1776年
北美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
1787年
国会
1787年宪法
法国
1789
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
1875年
国民议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谈起美国政治思想,人们首先想到它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或者是西欧的(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毫无疑问,美国的思想和文化深受欧洲传统的影响。但它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又孕育出独特的政治思想,孕育出一种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
——王缉思《美国政治思想》导读
材料三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针对内忧外患、百病丛生、满目疮痍的现实,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极富概括力的说法,如此准确,如此简明,这三个词几乎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内核,是他外察世界潮流,内顾中国实情,深思熟虑的结晶。
——傅国涌《孙中山,近代政治文明的一束曙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的(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有没有解决当时的中国问题?为什么?(8分)
(3)结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民主政治? (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