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将SO2通入过氧化钙固体粉末中有气体
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
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
实验一、通过气体体积的测量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1)试剂A可以选用 ,试剂B为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
,请在框中画出装置图。
(3)实验测得装置C增重m1 g,装置D增重m2 g,装置E中收集到V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当SO2未氧化时,V与m1或m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若SO2完全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SO2未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SO2完全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5)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 mol·L-1盐酸反应 5.铝条与2 mol·L-1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讨论:①请从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请你补充一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证明此周期中另两种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为了测定酶的专一性,我们做如下实验:①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过毒的脱脂棉,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②稀释。③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做如下操作:向试管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2 mL;向试管2注入蔗糖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2 mL。④轻轻振荡并保持试管下半部分浸入37 ℃温水中10 min。⑤加入2 mL Cu(OH)2悬浊液。⑥将试管下半部分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煮沸5—10 min。⑦10 min后1号试管有红色沉淀生成(Cu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到37 ℃的温水中?
(2)对步骤⑦,说明现象出现的原因。
(3)比较试管1、2的最终现象,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10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
图6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用m表示)。
(4分)限使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晶体、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根据①弱碱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②弱碱的阳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两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种实验证明NH3·H2O是弱碱,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1)应用根据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
(2)应用根据②的实验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
图5是实验室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图5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连上E装置。Cl2通过C瓶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试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E处溶液改为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