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二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三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评价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的制度变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
(2)简述王安石为革除“新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北宋的制度变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
(2)简述王安石为革除“新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3分)
阅读一鸟店对联:
“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一鸟店对联
请回答:
(1)“鹿、獐、螬"分别指谁?
(2)导致此联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简单评价之。
(3)此联还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二:
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材料三: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选取一幅宣传画,说明其放映的历史信息。
(2)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试据材料2、3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图图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请回答:
(1)分别说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战争后中国被英国割占的领土。
(2)同图一相比较,图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3)简要说明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4)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