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美文化有明显的差异。饮食上,美国人追求流水线般得快餐文化,所以麦当劳大行其道,而中国人则讲究烹炸煎炒的厨房艺术,所以有了内涵深厚的八大菜系;交往上,美国人喜欢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而中国人则讲究含蓄隽永、话里有话;思维和行动上,美国人强调特立独行,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国人则注重团队的力量,往往舍弃个人来成就集体……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文化现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3年9 月、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 战略建立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货币流通和人心相通的互联互通做起。为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 一带一路” 建设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材料二: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 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千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2)结合材料二,运用“ 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 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增信释疑?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惠民生的良好态
势。某校高三(1)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某区党委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倾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常态。根据群众意见,该区党委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创新文化惠民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着眼,谋划发展蓝图,从细节入手,盘活本区各种优势资源。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承担教育讲座,开展了健身、书画摄影比赛、广场舞、文艺表演等活动,使社区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区党委整体谋划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的意义。

材料一:2015年2 月2 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通过互联网推出了其公益之作《穹顶之下》,聚焦大众熟悉又陌生的雾霾问题,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有关专家称,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是造成严重雾霾的根本原因。今年1月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环保法将对环境违法行为作出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损害赔偿、行政拘留等规定,同时也将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管职责作出严格规定。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
材料二:2014年,环保部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呼吁全社会每个人自觉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改善空气质量。比如尽量乘公交出行,或步行、骑自行车;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养成节电习惯;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等。同时,公众应自觉助力,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公共治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在治理雾霾方面是如何作为的?

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自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于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环境保护法》修订备受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群众。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已于20 1 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这部法律凝聚了中国环境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同时新法也为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提出依法保护环境的正确性。(1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