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孔雀石[Cu2(0H)2C0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问题:孔雀石[Cu2(0H)2C03]受热完全分解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1)孔雀石加热分解后生成了水蒸气 、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2)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猜想: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
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
实验Ⅰ: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 和C02
以上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 ▲ 接 ▲ (填字母编号)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和结论:
实验Ⅰ中:U型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 ▲ ;
证明产物中有C02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Ⅱ中:因为有 ▲ 现象,所以猜想②正确。
孔雀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序号 |
水样(稍浑浊)体积(mL) |
实验操作 |
观测时间 |
实验现象 |
① |
20 |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
5分钟 |
仍浑浊 |
② |
20 |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
5分钟 |
仍浑浊 |
③ |
20 |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
5分钟 |
变澄清 |
④ |
20 |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
5分钟 |
变澄清 |
【得出结论】实验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证明K+无净水作用;猜想成立。
【交流反思】(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①和④是多余的,你(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填“能”或“不能”)把实验③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随着人们对酒驾危害认识的加深,司法机关对于酒驾、醉驾的处罚将日趋加重。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的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交警对呼气酒精检验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会迅速变成蓝绿色。
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的乙醇在微生物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小刚家有一瓶密封存放的白酒,他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白酒中的溶质主要有哪些?
【查阅资料】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把氧化铜还原为单质铜。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
猜想3成立 |
|
② |
【实验反思】操作①能否改为“将加热后的表面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插入盛有白酒的试管中”?,理由是。
实验室可以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来制取一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H2C2O4CO↑+ CO2↑+ H2O
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漏斗a的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
的是。
(2)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CO能与CuO反应?。
(5)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小林的猜想正确。 |
②。 |
小云的猜想正确。 |
|
③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小红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I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要达到装置图II所示实验的目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A.浓盐酸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D.碱石灰(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 |
(3)用实验装置Ⅲ收集气体时,若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气体,在不更换集气瓶的前提下,你的做法是。
(4)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还可以将水换成。
(5)通过Ⅳ、V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