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KNO3、NaCl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
(2)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3)右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20℃时,100g水               a                b                c
       
实验2:20℃时,100g水               d                e                f
判断a~f对应的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由实验1、2可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5)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实验1中的KNO3溶液b。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氧化钙      C.硝酸铵
D.干冰      E固体氢氧化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40
60
80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
35.8
36
36.6
37.3
38.4


(1)40℃时,将70g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g。
(2)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通过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晶体。
(3)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范围是
A.10℃~20℃ B.20℃~40℃ C.40℃~60℃ D.60℃~80℃
(4)向20mL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右上图: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数据回答:A、B、C中溶液一定不饱和溶液的是。当x =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利用化学的知识,可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2)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因为。(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使用铁锅炒菜时,适当添加一些醋,有利于生成人体易吸收的亚铁离子,可有效防治的疾病是__________。
(4)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按要求从氧气、水、盐酸、硫酸、氢氧化钙、硝酸铵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非金属气体单质; (2)具有挥发性的酸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可作化肥的盐

某实验小组为了除去铜丝网上的黑色物质(CuO),进行铜丝网的回收再利用,制定了如下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回答:(提示:黑色铜丝网是铜和氧化铜混合物)

(1)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乙方案的烧杯中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2)若两种方案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甲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填“<”、“>”、“=”)乙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
(3)反应结束后,写出能证明乙方案中盐酸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若在乙方案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组合实验装置,请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看到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则B中应看到的现象是
(3)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E装置来收集剩余的气体,请在上图中给E装置添加导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