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物质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物质甲的化学名称为 ,它属于(填序号)
A. 有机物 B. 纯净物 C. 混合物 D. 化合物 E. 氧化物
(2)若甲物质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
7(填“<”或“>”或“=”),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被甲物质干燥的原因可能是
(3)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甲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
B. 甲物质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 甲物质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 甲物质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
(1)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
①锰钢的主要成分是Mn、C和____。
②锰钢属于。
A.合成材料 | B.合金 | C.金属材料 | D.化合物 |
(2)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Fe(OH)3为难溶的碱。
①“操作1”的名称是;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
③固体乙的成分是。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
1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3 |
0.12 |
①20℃时,0.56 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 ②3H ③3N2 ④CO32—。其中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填序号),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和。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
(5)生活中常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4H10)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两种燃料。若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4H10和CH4,C4H10消耗氧气的质量CH4消耗氧气的质量
(填“﹥”、“﹤”或“=”)。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