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
C.HCO3_、HPO42_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 与C3结合![]() |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 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 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该植物29℃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9 mg/h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
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A点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加速 |
B.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则反应速率增加 |
C.形成b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在B点增加了酶的量 |
D.由图可知,不断增加酶的量,反应的速率会不断增快 |
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B.(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