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盐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l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4~5滴 ,摇匀,放入盛有50OC~65O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6分)下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某时期结构,请据图回答:横线上填名称。
(1)该细胞为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它的合成场所是。(填数字)
(3)人体再次受到相同的抗原刺激后,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产生抗体及时将抗原清除。
(7分)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激素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Ⅲ合成受阻。
(4)外界寒冷时,人血液中激素 Ⅲ 的含量将会。如果激素Ⅲ的合成量过多,激素Ⅰ和Ⅱ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图甲表示某一反射弧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若刺激图甲中a点,下图中可以显示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2)图甲中1代表,3代表。
(3)图乙是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导方向(向左、右)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填标号)。
(2)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3)②与③相比,③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填标号)。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6)_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8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1)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
(4)该种植株的粉红色花瓣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粉红花植株,科学家通常会用技术将粉红花植株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将胚状体用人工薄膜包装成。
(5)研究人员发现该矮茎植株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Y非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将多对矮茎雌性植株与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①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