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 (1953-1957) |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
“二五” (1958-1962) |
大跃进、赶英超美 |
“六五” (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 (1991-199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 (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 (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2013年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1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
A.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 | B.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
C.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 | D.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 |
下面是1912~1913年中国国会大选中主要政党席位示意图。该图能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学习西方政治民主化 | B.专制独裁统治在中国结束 |
C.国民党在国会成为执政党 | D.多党制的格局在中国形成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天京事变 | D.黄海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