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朋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实验:
(1)小朋对木条组成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提炼
点燃干燥的木条,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
过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
根据实验       
可以推出实验结论。
继续把火焰靠近烧杯底部
一会儿烧杯底部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

(2)小朋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小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木炭熄灭并冷却后,打开铁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认真分析小朋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答一条)。
②如果小朋发现倒吸的水未能达倒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
③小朋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答一条)。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有下列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是 (均填名称)。
写出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MnO2

(3)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 ,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硫跟氧气反应:
(3)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5)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乙元素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写出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甲、丙两种元素间可形成________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3)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

下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填字母)。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
(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下面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比较的方面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结论
方法可行性
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两种方法均可行。


收集O2的纯度
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

结论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