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26~28题。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C.煤炭资源丰富 |
D.水能资源丰富 |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的降水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各题。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主要分布在
A.欧洲和北美洲 | B.亚洲和欧洲 |
C.亚洲和北美洲 | D.亚洲 |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多 |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少 |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体一致 |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
读1985~2000年太阳黑子变化图,完成各题。太阳黑子数变化具有周期性,其周期约为
A.9年 | B.11年 | C.18年 | D.22年 |
按规律推算,太阳活动高峰年最有可能出现在
A.2006年 | B.2022年 |
C.2028年 | D.2039年 |
下列人类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是
A.煤炭采掘 | B.水产养殖 |
C.航天发射 | D.道路施工 |
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光球层的是
A.黑子 | B.耀斑 | C.日珥 | D.太阳风 |
下列关于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热的形式向地球放射的能量 |
B.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
C.太阳黑子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而产生“磁暴”现象 |
D.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各题。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
A.无线电波 | B.可见光 |
C.红外线 | D.X射线 |
全球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 B.由北向南递减 |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
下图示意的是太阳系中彼此相邻的四颗行星,其中行星①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读图,完成各题。图中四颗行星中有高级生命存在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原因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
C.太阳光照一直很稳定 | D.地球白西向东公转 |
以下地区太阳辐射最丰富的是
A.四川盆地 | B.云贵高原 |
C.青藏高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各题。“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 B.银河系 |
C.太阳系 | D.地月系 |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水域面积大 | B.大气层太薄 |
C.距离太阳太远 | D.距离恒星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