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26~28题。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 C.煤炭资源丰富 |
| D.水能资源丰富 |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
|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
|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
|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
|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
|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
|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
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
|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日月升 | B.极昼极夜 | C.月相变化 | D.四季转换 |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 | B.24小时零4分 | C.24小时56分 | D.24小时 |
2009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2009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下列选项中,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认识正确的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
|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