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学家克拉夫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中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变革,但并没有获得人均收入提高的回报。”文中提到的“痛苦的变革”的表现包括
①资本家攫取巨额利润,工人日益贫困
②各部门发展平衡
③生产技术革新的进程十分缓慢
④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53年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表明当时马克思()
A.明确谴责英国对华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 |
B.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为英国的侵略战争辩护 |
C.认为旧中国隔绝状态的打破和解体是历史的必然和进步 |
D.认为如果没有外来的侵略战争中国就不可能走向近代化 |
1945年10月10日由国共两党代表签署了一个重要协定。下列关于其签订的历史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解决了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的分歧 | B.使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 |
C.反映了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 | D.为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创造了条件 |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其最主要依据是毛泽东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
C.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
D.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
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中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②在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③在抗日根据地大打地雷战④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